咸宁高新区:擦亮“金字招牌” 缔造“活力高新”

发布时间:2022-09-15,浏览量:9672

作者 沈玲华

 

      咸宁高新区党工委将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遍访企业解难题活动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深刻领悟共同缔造理念,组织动员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入企业、走向车间、走近职工,切实解决园区市场主体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推进政商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深化“三项制度”,答好“三张答卷”,做到“三个率先”,坚持“三办并举”,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更大激发国家高新区市场主体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三项制度”,推动政商环境亲上加清

      深化企业家“早茶汇”制度。定期邀请在建项目投资方和投产企业代表参加高新区早茶餐叙,现场点选职能部门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按月、按季以“小圆桌”转动“大投资”,惠企“零距离”,以更灵活的方式实现政企交流“零压力”。截止今年8月份,已举办企业家“早茶汇”34期,解决企业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68个。

      深化干部“十联”包保制度。推行党建引领园区治理新体制,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下沉企业,开展组织生活“联过”、涉企要事“联办”、安全生产“联督”、疫情防控“联防”、文明城市“联创”等“十联”行动,引导1150余名企业党员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政企党员同心同力,争做营商环境服务员、守护者和代言人。

      深化“1+1+1+N”项目服务制度。在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一名高新区班子成员、一个职能部门、一位驻企特派员”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叠加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落地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后顾之忧。如高新区驻企特派员在走访元气森林项目时得知,项目土地指标暂时未得到省里批复,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促成元气森林追加投资在咸建设二期项目及包材中心项目。


答好“三张答卷”,推动市场环境活而有序

      以“员工共享”计划答好用工保障卷。创新推出“员工共享”计划,对劳动力暂时过剩的企业和劳动力紧缺企业之间进行用工调剂,促进人力资源合理调配,有效解决“用工荒”和“用工闲”的矛盾。截至目前,机关党员干部先后联络走访企业5轮次,做到了基础台账明、动态数据清、用工需求实。今年5月份,智莱科技70名富余员工在企业进入生产淡季后,无缝对接进入佳顺轮胎和金士达工作,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又稳住员工收入。

      以“才聚咸宁·智在高新”活动答好人才保障卷。在园区搭建起拓宽交际、展示自我、结识朋友的平台,来自企业的200多名青年企业家、青年职业技能人才和青年员工共赴人才盛宴。奥瑞金饮料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高兴地说道“在520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找到了心目中的他,收获了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也终于定下心来把全部精力奉献在工作岗位!”。咸宁高新区目前正在以系列活动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不断提升园区各类人才的认同感、获得感。

      以“组合式”税费支持答好资金保障卷。已按照“成熟一批、兑现一批”的原则,兑现元气森林、同发机电等34家招商引资企业产业扶持资金2.65亿元,兑现进度达到年初预算的80%。开设退税快速通道,将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已累计退减税费3.05亿元。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普惠金融银企沙龙活动,有效解决了今麦郎饮料、灵坦机电等企业融资难题。


做到“三个率先”,推动开放环境循环畅通

      率先开通中欧班列“长江号”并常态化运行。咸宁高新区组织3个工作专班利用1周时间摸清了中欧班列的政策要求、主要线路、关键站点、开行规则等重点信息,并完成了全市107家外贸企业的货物进出口情况和需求普查。推动中欧班列正式更名为“长江号”后的第一趟班列在咸宁市首发并常态化运行。目前,中欧班列已平稳运行4个月,公共班列已发货63柜,总货值破1亿元。

      率先组织园区内产品专场推介带货。实践活动中,针对园区企业联通较少等现象,咸宁高新区围绕家具建筑、消费品、生物医药等行业开办多场产品推介带货,加速园区企业产品内部循环,助力企业拓本地市场。同时,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让园区产业抱团取暖,如推动成立园区食品饮料行业、印刷行业协会,集中采购原材料降低成本。

      率先支持园区企业打好产品外销组合拳。邀请武汉铁路局到园区举办“国铁商城”推介会,协助文化产业企业免费入驻铁路特色采购交易平台,联合武昌海关举办进出口业务培训会,协调省港口集团咸宁分公司深入园区企业对接码头水运及陆路物流事宜,千方百计为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物流成本。


坚持“三办并举”,推动政务环境便捷高效

      项目开工一次办。6月30日,咸宁市凯源鑫盛电气成为园区第一家“七证同发”的企业。“七证同发”紧扣园区同评、方案同编、告知同步、信息同享、审批同步、验收同步,企业只需按规定提交材料并作出承诺,即可启动“七证同发”办理。

      项目申报一网办。制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操作指南一卡通,在咸宁高新区综合服务窗口新增“线上帮代办服务”,将帮办代办范围进一步扩大,类别进一步细化,流程进一步延伸,时限进一步压缩,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项目难题帮您办。要求党员干部人人争做“店小二”,下沉企业解难题、送清凉、话发展。如及时为华源包装办理好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手续,保障了园区支柱产业企业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40%增长。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党工委将持续强化共同缔造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快效率、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遍访企业解难题活动走深走实,奋力在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中体现高新担当、作出高新贡献。


(沈玲华系咸宁高新区党群部部长)

图片更多

推荐更多